与消费电子市场低迷颇为不同的是,在全球对碳排放管控越来越严格,各地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,汽车产业迎来了百年难得一遇的良机。
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,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36.6万辆,全球产量达到320万辆。2021年,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已达354.5万辆,同比增长1.6倍。2022年1—6月,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266.1万辆,同比增长1.2倍。
这一释放巨大潜力的市场,吸引了手机终端、手机上游供应商向这一市场进军,在手机终端,如今华为在“智选”模式下已崭露头角,那么奔赴车载市场的手机上游供应商们,如今的境况又如何呢?
一位熟悉车载市场的人士则直言,目前,豪威、索尼、思特威、舜宇、欧菲、联创这几家车载摄像头芯片、镜头厂商跑的较快。
先入局的厂商已尝到甜头
消费电子市场凭借着庞大的体量,曾令不少从业者赚的盆满钵盈,但是随着多家厂商扩产脚步的加快,整个消费电子市场竞争日益激烈,产品毛利率下滑更是屡见不鲜。
在这一阶段,具备敏锐市场嗅觉的手机上游厂商已提前做好战略规划,并寻找新的增量市场,而在经过多方的考察调研后,它们将目光盯向了汽车这一市场。
与手机市场颇为不同,汽车这一市场对可靠性的要求非常高,最开始的时候,车载上游供应商都是要经过基础认证。
另外,一般而言,零配件厂到汽车厂商的完整认证周期需要2-3年左右,因此想在这一领域站稳脚跟,不仅前期面临大额资金的投入,同时还可能面临进入汽车产业后“数年”不进账的情况。
不过,壁垒高就存在一个明显的好处,下游客户亦倾向于使用口碑成熟的零部件厂商,因此一旦进入供应体系即形成一定竞争壁垒,行业竞争格局较为稳定,另外,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锐不可挡,而这也是手机上游厂商想进入这一市场的原因。
经过观察发现,其实早年,手机上游企业中,已有不少厂商将业务拓展至汽车这一领域,例如舜宇、豪威、京东方、深天马、景旺电子、欣旺达、信利国际、欧菲光、联创等。
而在消费电子产品毛利率持续走低的情况下,更多的手机上游厂商开始向这一市场进军,其中包括沃格光电、思特威、丘钛科技、三赢兴等一批企业。那么如今哪些厂商已在车载市场尝到甜头了呢?
据一位熟悉车载市场的业内人士透露,在车载光学这一市场,豪威、舜宇、欧菲光、联创、索尼、思特威这几家厂商在汽车这一市场跑的非常快。
在车载市场布局较早的厂商,在业绩方面的优势已颇为明显。以车载摄像头芯片端为例,今年上半年豪威车载业务为韦尔股份贡献了约16.1亿元。
据了解,韦尔股份凭借着先进紧凑的汽车CIS解决方案覆盖了广泛的汽车应用,包括ADAS、驾驶室内部监控、电子视镜、仪表盘摄像头、后视和全景影像等。近年来,其汽车CIS产品表现出的优秀性能也帮助其获得更多设计方案的导入,截止目前其车载摄像头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二。
此外,与韦尔股份同期进入车载市场的舜宇光学,今年上半年车载业务收入约为17.25亿元,同比增长6.9%,而舜宇光学的车载镜头出货量稳居全球首位。
舜宇光学在公告中直言,在汽车市场2022年上半年供应链芯片短缺、多点疫情爆发、车厂停工停产等多重不利因素进一步使得汽车市场步入低潮。但令人可喜的是,汽车电动化、智能化的浪潮势不可挡,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崛起与自动驾驶技术的持续迭代,进一步推动了高级驾驶辅助系统(「ADAS」)及自动驾驶系统的蓬勃发展。
京东方也属于车载市场布局较早一批企业中的一员。据悉,京东方把控股子公司京东方精电(00710.HK)作为车载显示业务发展平台。2022年上半年,京东方精电实现营收48.31亿港元、同比增长51%,股东应占溢利2.51亿港元、同比增长164%;向客户销售的薄膜电晶体(TFT)及触控屏显示模组,在中国国内的销售收入同比增超60%,在欧洲、美国、韩国及其他大多数地区的销售收入也显著增长。
当然,除了上述的韦尔、舜宇、京东方外,布局时间较早的手机上游供应商如欣旺达、深天马、信利国际、景旺电子在汽车这一领域的业绩也颇为亮眼。
经过查询,今年上半年欣旺达动力电池收入约为42亿元,同比增长631.92%。而深天马在公告中虽未公布其车载业务收入情况,但是据其透露,该公司车载显示业务订单充裕,今年上半年车载显示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20%,其中LTPS车载产品占比持续提升。
与深天马颇为相似的是,信利国际在公告中也未曾透露其车载业务收入情况,不过据悉,2015年其车载显示屏出货排名全球第七,市占率7%,之后其一直维持在行业前十名。
景旺电子车载业务收入情况也未具体对外透露,但是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,景旺电子曾透露,汽车电子是公司目前占比最大的下游板块,下游企业订单饱满且呈稳定增长趋势,同时其直言,公司的汽车客户主要为国际Tier1的零配件商及国内电池龙头零配件商。
从布局的时间和收入可以看出,在2010年前进入车载这一市场的手机上游厂商,如韦尔股份、舜宇光学、京东方、欣旺达在2022年仅半年时间里车载业务便为其带来15亿元以上的收入。
再来看另外一波进入车载市场时间线的厂商,得润电子、欧菲光、联创、长盈精密、长信科技分别于2012年、2015年、2015年、2016年和2014年跨足车载这一市场。
经过查询发现,欧菲光2022年上半年车载业务收入约为5.96亿元,同比增长44.31%;长盈精密车载业务收入约为10.49亿元,同比增长139.90%;得润电子汽车电气系统收入10.92亿元,同比减少1.57%、汽车电子及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11.68亿元,同比增长4.17%。
虽然联创未公布其车载相关产品的收入,但是其透露,公司2022上半年车载镜头及模组出货快速增长,收入同比增长910.30%。而其它布局时间较晚的厂商,车载业务收入情况暂未详细披露。
通过上述数据不难看出,在汽车这一市场提前布局的厂商无疑已尝到这一市场的甜头,而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,后续它们有望持续释放红利。
车载市场正处于战乱时代:与10年前的手机市场相似
从手机上游厂商布局车载这一市场的时间点来看,先布局的厂商无疑在车载各细分市场已取得一定的市场地位。
当然,另一波提前进场的厂商无疑也已尝到甜头,例如车载摄像头厂商欧菲光亦或者是联创均是如此。
以欧菲光为例,据了解,欧菲光自2015年开始进军智能汽车领域,通过收购华东汽电和南京天擎,顺利成为国内整车厂商的Tier 1供应商,目前已取得20余家国内汽车厂商的供货商资质。
反观整个手机市场,如今不仅订单量下滑,就连产品的毛利率也大幅降低,在这一背景之下,越来越多的手机上游供应商开始往汽车这一市场进军。
那么,现在再往汽车这一市场进军,是否已为时过晚呢?对此,有业内人士则表示,还不晚,现在是战乱的时代,与10年前的手机行业一样。
不过,有业内人士则给出了相反的看法。另外一位业内人士则直言,整个汽车市场也开始内卷了,特斯拉降价便打响了淘汰赛的第一炮。
上述人士进一步补充到,新能源车企威马的处境不佳。据已披露的消息称,威马汽车拟对出行事业部进行调整,该部门原下属的技术部和产品部正进行大范围减员,原出行事业部总经理刘立群也已于上月离职。
在上述人士看来,车载市场未来也将同手机市场一样,最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,只剩下几家车企品牌。而对于车载市场现存在的机会在哪这一问题,该人士则表示,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汽车的上半场电动化时代已结束,下半场智能化时代已到来,而如今汽车市场的智能座舱、智能驾驶存在着商机。